﹝1986年﹞生下老二,在醫院生產期間就搬家【開店】。
inhua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義師傅來得早,等到林進川來時,放眼望去多是師傅、師叔、師伯、師叔公輩的了。
inhua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只要投緣一切〈好說〉、〈沒問題〉、〈包在我身上〉、〈馬上就好〉、〈你找對人了〉、〈你找我就對了〉、〈哦 ! 我來就好〉、〈您別再操心〉,一切都可以化干戈為玉帛,這麼簡單、這麼容易、回答得如此爽快,看不到阻力,只擔心為你做的太少,「哦!不麻煩」、「我就喜歡讓人家麻煩 」、「忙一點好 」投緣的園地裡充滿了愛、慈悲、善良和包容的心,進到裡邊的人,口吐蓮花,凡事設身處地的,總能用同理心對待,一切這麼圓融、這麼順、這麼美。
如果......您來三義想找個人聊聊有關三義〉,可以到苗栗縣三義鄉勝興村水美路177巷2號
山紫房找我邱小姐。
如果......您是一票人來三義参觀需要導覽,可以撥0972-055266邱小姐預約時間。
如果......您想收藏木雕或石雕藝品而不得其門而入,可以打037-873121找我邱小姐。
如果......您一向就有收藏藝品,東西舊了想自己簡單處理,而不知該從何著手,您可以找我邱小姐,交流道下來,(右邊)往北雕刻街(縱貫線)左邊約三百公尺。
如果......您家裡一直擺著的木雕原木家具經使用後發現太大了或太小了很想知道如何變通,您可以找我邱小姐。
如果......您要做學術性研究報告或參訪,可以找我邱小姐為您安排。〈台灣藝術博物館下來一百公尺,森磊觀前巷口即看得到〉
只要是有關「三義」、有關「木雕」、有關「藝品」,不管是店家的、雕刻師的,加工的〈打磨、上漆、噴砂、洗水〉、打包裝箱、運送〈海運〉、〈陸運〉,只要投緣我是非常樂於為您服務或引薦的。【inhuachu@gmail.com 】
【 林進川】出生在宜蘭壯圍海邊龜山島對面,住家後面一百公尺就是沙灘。家裡「討海」、「種田」、「植園」、「養豬」、「養雞鴨」,每天總有做不完的工作,冬天晚上「鰻魚苗」出產季節,還得忍受寒風刺骨的到海邊幫忙,感覺每天都睡不飽,但最開心、最有成就的是曾經一個晚上和弟弟(現在在台北捷運局測量組服務)倆幫家裡賺了二十萬之多。媽媽生了十五個兄弟姊妹(大姐、二姐雙胞胎、大哥、二哥也是雙胞胎),雖說日子不難過,但就是很多工作要做。從小鍾愛美術,學校壁報也都出自他的手,不管多忙,總抽得出時間來完成,常到海邊沙灘上作畫。沒時間讀書,領導能力好,在學校一直當放牛班的班長,功課也不太差,記得媽媽去世時還翻出一堆的獎狀(最好的是議長獎),當時二哥還調侃一張出價一千塊。﹝民國67年1978﹞繼承父親遺願﹝經工廠住三義同事介紹﹞從桃園龜山隻身〈騎腳踏車〉來到三義已是夕陽西下傍晚時分,三義客家莊「老闆徐明方」、「師父利乾光」是標準的客家子弟,不會說國語、不會說台語,唯一會說的是我所不懂的客家語,白天難溝通、晚上和老闆媽媽同擠一張床更克難,沒有能夠排除寂寞與思鄉之苦的方式,想看書不敢點燈、想聽音樂不敢開機,內心飽受煎熬。深知唯一出路就是仔細揣摩身邊的人所表達的含意是如何用客家話方式表達出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因為成長在這般艱難環境,成就了我對客家語言的熟悉、對客家文化的了解,每每見別人訝意眼神時就覺得一切都值得。
【 林進川】遠從宜蘭來到三義一心只想學好手藝,當時正值〈外銷日本〉、〈歐美旺季〉且台灣〈林木資源豐富〉,〈木料便宜〉、〈工資低廉〉、工人〈工作的意願濃厚〉有敬業心,農業社會小學畢業沒什麼出路,家長都灌輸、鼓勵〈一技在身〉的觀念,所以小朋友也都很認份的往一技之長去發展,成就一件事『觀念』、『環境』很重要,是勉強不來的。農業社會,家庭子女多,爸媽擔子重,家中大哥、大姐責任大,得幫父母分憂解勞,一向大的帶小的就是慣性,到工廠去之後仍然是一樣的,老闆有資金有腦袋,但不一定有高超的技術,最資深的通常就是師父,做久手藝又差的早已換跑道,資深師兄帶著師弟一樣一樣的教到會為止。慧根好的、有興趣的一教就會,慧根差的、沒興趣要教很多次,更糟糕的是教過就忘教過就忘,可能就會中途而廢,改走自己適合的路。吃老闆、住老闆娘的還要兼作打雜工作,一般三年才出師,吃自己、住自己的二年就可以出師。三義社會結構異於其他地方,工作不穩定,老闆、工頭、師父自己都可能接訂單,有的訂單長,有的訂單短,按件計酬,有的代工、有的自己買木料雕刻後成品賣出,更有的人不會雕刻也沒接訂單就單純買木料請師父雕刻後擺著等客人或店家上門,還有的是木材商邊賣木頭邊拿自己木料請師父雕刻成品後再賣出,有的刻好還沒載回家在師傅處就有人看上了,在加工磨砂紙、噴漆處被看上,賣出的也不少。總之東西好,客人碰上了就下手,東西不好求也求不來,便宜賣人家還不見得要。所以在三義學習的師父工作場所換來換去、跑來跑去的機會大,最主要是每個師父所學很有限,景氣好固定訂單長,同樣東西一刻就幾年,對想賺錢的人來說是好的,但對林進川求技若渴的人來說就不適合,更何況他只要學會,為了不和師傅爭飯碗,他必定離開改學另一項手藝,直到學遍三義雕刻之後發展出自己風格的作品才安定下來,安心的刻、安心的賣〈還好妻女倒也餓習慣了〉。
inhua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幾代後我們將尋著祖先的途徑 台灣海峽 重返大甲溪的出口進入我們的故鄉

猙獰非是真面目 可知我手中握的是何種法器
晨曦中媽媽懷裡香香的

溪的出口 進入我們的
inhua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nhua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秀麗立思為中
其行思動不為知

再度凝望時烏鴉追著兔子跑了萬來回


母親的胸膛是最溫暖的搖籃
inhua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林進川刀木之吻
阿川自言

少年的美麗夢想,隨著歲月的增長而褪色,初生之犢的衝動,竟成了午夜的夢魘,當藝術套上了現實的枷鎖時,是人生的兩難,還是修為不夠? 沉舟測畔千帆過,病樹頭前百木春〈王漁洋〉誰在乎!

孕育出生生不息
inhua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