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三義國中木雕班成立三義木雕市場外銷如日中天般的進行著,台灣省政府特別為三義國中設立木雕班為學生找出路,也為雕刻注入心血。
目前仍保留在三義國中的學生作品
早期作品多用上等牛樟雕刻
成果很好只可惜台灣經濟泡沫之際就停辦了,但教室仍保留。當初負責帶領的徐嘉彥老師們已退休。
''台灣經濟泡沫''三義雕刻市場外移至大陸、越南,雕刻師失落了二十年之久,在那個年代技藝仿佛在一夕之間被詛咒般的毫無用處,幸虧這幾年台灣三義雕刻師的第二春又回來了,而且是加倍奉還,每個師傅都塞車、趕工有三義店家的訂單、有外地顧客的訂單,更有大陸客直接接洽的訂單(林進川說:一個人兩隻手能有多會做)木料愈來愈少、愈來愈貴,工資行情看漲,好作品顧客買到一件賺一件。
雕刻前輩功力好,還有繼續從事藝術創作者都有職業病,不可能長期不斷的雕刻,不是做做停停就是長期吃痠痛藥頭,至少也貼這個貼那個的藥布來止痛,生產量很有限。
工具發明愈來愈先進愈來愈好操作,以大學畢業的素質來接觸可說慨念比較有,很容易入門,尤其對繪畫有興趣有基礎者應該更適合,國民素質提升消費者應該對藝術需求更加強烈那是不會改變的,人富了以後更想能尊貴被尊重(所謂富貴富貴),藝術品是最直接、最快速能接觸到的方式。
我期待三義雕刻師傅能為薪傳盡一份心力,資源為我們這一代所用盡更希望店家也能投注心力在年輕一代身上,只要有心、用心、愛心相信可以早點破除失業魔咒。
感謝三義國中徐嘉彥老師提供照片 <邱英花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