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川學手藝  這兩年三義雕刻師如日中天(成了炙手可熱、大排長龍、塞車),而三義店家卻門可羅雀這是什麼邏輯! 客人是常質疑。是啊!好像是哪裡不對,雕刻師就是木雕界的生產者,生產者不斷的生產不是因為店家大量下訂單嗎?不是因為客人絡繹不絕才有的現象嗎......其實是雕刻生態改變了。一方面現代生產者資訊透明客人直接找上門的多還有作品講求精緻要很花時間構圖、遇巧色巧雕更花心思,相對的生產腳步慢(店家沒貨賣),人手日漸減少東西價格高一般店家不易轉手,大陸貨又節節漲所形成經營上的困頓。

過去1966-1980外銷日本全盛時期三義三不五時都在出貨櫃,生產力多、工作量大、資源豐,在各種優勢下市場有著完整合理的運作機制。時代變了、環境變了、價值觀念也改變了,更重要的是三義雕刻師傅體力大不如前。以前在三義稍具慧根學幾個月,半出師就可以接訂單上路或是和師父按件計酬林進川的''百鶴圖''初生之犢!一個多月就完成''雙百鶴''了不起兩個半月、三個月就交貨。記得1896年與已故名雕刻師一行人前往日本福岡島原現場雕刻,林進川一天可以刻一件雙龍搶珠屏風、一天可以刻一件達摩不倒翁、印第安人、母子親情也在一、二天內完成,氣勢之好效率之高,讓當地觀眾嘖嘖稱奇,不單只是林進川,邱華海、邱華清、林清標一票人在現場氣氛帶動下個個展現絕活挑戰體能極限。1997日本創作 21997日本創作 4島原市民熱心社區活動鬼才小海前輩創意在木雕界無人能敵遠赴日本師傅們卯足了勁母子情深全世界共通語言掃描0067  前輩邱華清師是小海的哥哥1997日本創作 14  







林進川幾乎一天一件作品 1997日本創作17  坦白說現在師傅已經沒那個體力,也沒那個幹勁,純真的心早被現實生活磨光、欠缺環境誘因激情不再,過去一大群師徒只單純為雕刻工作而拼的珍貴畫面成了追憶。

1949大陸崛起美國幫日本戰後重建,在韓戰、越戰時成為美國及盟軍在亞洲軍需品供應國,因而在很短期之內就創造了日本戰後經濟奇蹟,人無橫財不富,由於財富來的太容易,股票從6,000多點飆到38,957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奇蹟。全球十大銀行日本占一半,資產最貴時日本聲稱可以買下四個美國,世界知名的洛克菲勒大樓、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米高梅電影公司、圓石灘高爾夫球場、夏威夷頂級飯店都落入日人的手裡。1989年底日本資產泡沫、股市狂跌、地產倒閉、房產崩盤,銀行吃掉太多壞帳而被整併到剩幾家。1966-1980年代日本經濟起飛木雕師受惠,這是不可否認的。

''日本經濟泡沫、台灣經濟起飛'',大陸貨又便宜又漂亮,在台灣光買木頭、或光工資就比大陸進口還貴,雕刻師各個成了店家老闆,根本沒人願意去雕刻,充其量就是改裝一下大陸雕刻,再以台灣貨較高價賣出。當時雕刻師適值成家立業的年紀邊賺錢邊養育子女壓力大。做生意大家都在摸索,還好政府有心引導。才造就了現在這些藝術工作者。產業與學校木雕班配合長官視察 長官視察 上課現場 上課現場 上課現場 樟木獅子 樟木老鷹 樟木雕虎 樟木雕老鷹 動態老鷹  三義國中木雕班 46 三義國中木雕班 76  
三義國中雕刻班幕後功臣長官視察 長官視察雕刻現場 長官視察雕刻現場 長官視察雕刻現場 長官視察雕刻現場 長官視察雕刻現場  三義國中木雕班 25 長官視察 長官視察  

1969三義國中木雕班成立。
1984苗栗第一屆創作比賽。
1985年苗栗雕刻工會成立。
1986苗栗縣木雕展。
1987苗栗縣雕刻工會開始舉辦雕刻展。
1989謝金丁縣長推動三義木雕巡迴展。
1990木雕博物館興建。
1992苗栗縣立文化中心開始舉板台灣區木雕藝術創作比賽。
1992裕隆汽車開始舉辦藝文季。
1995三義木雕博物館正式開館,隸屬苗栗文化中心(開館之前)由主任曾光雄接任館長,接手其間很辛苦,常出來拜託雕刻師提供作品展出,但成果很有限,因三義正值台灣經濟起飛,生意好得不得了,雕刻師無暇雕刻忙做生意,所以作當時因林進川在苗栗文化中心展覽板橋好友梁維聰大陸名版畫收藏展而有機會和曾主任熟識。林進川協辦苗栗文化中心主辦台北郵政博物館雞年展

全省木雕巡迴展二張圖片是台灣紅豆杉雕鍾馗林進川1990年創作品

曾光雄接任館長後一切從頭開始忙得焦頭爛額,因為很熟希望林進川能幫忙和雕刻師們溝通展覽事宜,林進川當然義不容辭的奔走。''記得我們在木雕博物館成立之初告訴曾主任,您太急了! ''國立木雕博物館''是多麼莊嚴多麼尊貴的地方,當務之急,扭轉一下,先著重於博物館的特色呈現(等於現代人說的品牌經營),先整合文化資源,邀請有關專家前來辦活動,展覽作品也盡量走高級化、藝術化、客製化的路線,相信很快的,就會引出有好作品的雕刻師自動找上門,到時候不是我們去拜託人家而是人請求我們安排展覽日期,果不其然,努力成果漸漸的呈現。

1995年木雕博物館正式開館,全國文藝季李登輝造訪三義神雕文藝季。
1999台灣木雕協會成立。
 2001交通部觀光局將三義木雕藝術節列為台灣十二大重要節慶活動之一。
雕刻工匠在政府有心的輔導及個人努力下,慢慢提升素質一步一腳印辛苦摸索走出
藝術風格路線,總算媳婦熬成婆

三義生態
有著外銷日本的直接間接接單或代工經驗、有著自己開店經營實戰經驗政府有心輔導加上協會展覽比賽的帶動及師傅們在做生意過程中有機會與企業家藝術家設計師寺廟師傅等接觸的歷練是任何一個世代所難以複製的經驗,每件作品裡濃厚的獨特性實為這一世代珍貴的收藏品。

由於現實條件不允許,三義雕刻師一個個在經濟風暴中改行流失,若非興趣及堅強意志力的支撐很難讓雕刻師走到今天、走出自己,在我們欣賞購買藝術品的同時是該多一份感恩之心。資源的缺乏使得雕刻師不得不將木頭盡其所能的利用到極致,一件作品花個一個月、半個月是很常見的。林進川從去年四月開始刻到今年五月底交貨整整花了一年的時間為業主刻一件尚未公開的''現代百子圖''大件作品1996年更是花了一年九個月為高雄中山綜合中學完成一件''六合敬''大屏風
林進川整整刻了一年九個月,在學校現場創作一年整江西樟雕六和敬,前面小朋友已碩士畢業生了。
雕刻是一條漫長的路心中的孤獨寂寞非局外人能體。{古代宮廷帝王將相文武百官在宮廷或官府裡聘請大內高手長年進行雕刻創作,這些高手沒有賺錢養家的煩俗之擾,主人全給包了,也不會有成本、時間的壓力考量,一生懸命志在雕刻、一生懸命為創作付出,心無旁鶩,也難怪留傳下來的珍貴作品都是鬼斧神工、各個精緻無比、創意無限不可多得}。

所以說雖然三義店家生意不見得好,但三義師傅大塞車,林進川說的:除非請幾個助手,要不然一個人兩隻手有多會刻,何必汲汲營營

三義已難見到大陸精緻貨,台灣人已漸漸消費不起大陸貨了。大陸經過這幾年文化、經濟開放大陸雕刻師愈來愈懂台灣文化,作品已能抓住消費者的心,因而工資水漲船高、木料又貴,近年來台灣市場也漸漸的消費不起大陸貨。(1990年代我在台灣藝術博物館上班,當時大陸貨幾乎是傾銷到台灣市場,每個客人都害怕買到大陸貨,而三義卻沒幾件台灣貨。有時我們坦白告訴客人大陸貨,客人不但不領情還嗤之以鼻的表情,反而不說的時候銷得好,記得當時我苦口婆心的告訴了無以數計的客人''以後我們會買不起大陸貨,大陸的進步是你無法想像的,因為我一直有在關心資訊''。

這些話猶言在耳一語成真。現在不是買得起買不起,高檔作品幾乎在大陸就被攔截了。不景氣''沒有生意''生意人捨不得投資,店裡看不到時貨,沒有漂亮的貨色客人也就不會上門。這是一種惡性循環。生意好不好看店家東西顏色鮮不鮮就知道。景氣不好店家就是東西褪色或稍稍瑕疵都懶得整理,甚至佈滿灰塵也不在乎。我常覺得愈是景氣不好愈是該進新貨色來吸引客人,轉個念頭逆轉順。''藝術品''雖是興在百業之後衰在百業之前,國民素質提高之後漸漸成為精神糧食。我們都知道藝術品都是正在賺錢的人在買,再壞的景氣也有賺錢的企業,何必來個逆轉勝。

''三義邱英花和大家共勉''


arrow
arrow

    inhua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